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198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批准而成立的全国性社团。 EnglishEN
首页>协会动态>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中国国际科技促会邀请世界紧急救援组织到青岛考察交流紧急救援项目——互动交流共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生产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紧急救援与安全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事业的力量之源,为全面提升综合紧急救援能力和水平,筑牢安全屏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国际科技促会诚邀WorldEmergency Rescue 0rganization世界紧急救援组织秘书长办公室成员于 2024年10月10日-11 日到青岛实地考察交流。

2024年10月10日,世界紧急救援组织秘书长凌金麒、副秘书长陈亮应邀来到青岛,中国国际科技促会主任张志军,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汽车火灾防控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高伟、常务副会长渠桦、副秘书长陶林娟,青岛消防协会会长郑海申陪同,“大映谷”“明文利发”品牌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明文对来访考察团队进行了接待。

10日上午,在王明文董事长的带领下,来访人员先后了解“大映谷”企业荣誉、历史沿革,参观并单独交流汽车火灾防控装备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北斗交通防控应急救援系统等。座谈会上,郑海申会长首先代表青岛消防协会对世界紧急救援组织凌金麒秘书长及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张志军主任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青岛消防协会基本情况,世界紧急救援组织秘书长凌金麒、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任张志军分别向与会人员表达了对此次考察交流的期待。

下午,王明文董事长向来访人员详细介绍了“大映谷”机动车安防附件移动检测车,项目涵盖:北斗交通防控应急救援系统、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防火性能及耐高温性能试验台、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分光测色仪、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导电性能检测仪等,将为我国实施法律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随后来到‌自动化制造车间,在参观自动化制造车间生产线后,切身感受现代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和高效生产流程。在“大映谷实验室”,参访人员现场观摩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旋转摩擦试验过程,见证“明文利发”新型复合金属材料在自主研发试验设备旋转摩擦试验过程中不产生火星的奇迹,该项技术突破行业技术瓶颈、解决行业技术难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新升级。另外,观摩了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火花熄灭性能试验机,试验人员现场演示全流程自动化试验,该设备探索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和仿真研究,以物联网模组、物联网云平台进展成为后续焦点,从品质上保驾护航。随后来到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发光质量实验室,观摩发光质量试验设备,王明文董事长向来访人员详细介绍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的发光材料及发光原理。在产品展厅,陈列着“明文利发”高新科技产品: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等机动车安防附件、标志等产品,王明文董事长向来访人员详细介绍北斗交通防控应急救援系统,通过运用手持巡检仪对运输车辆安防设施、设备实时动态信息采集,实现对运输车辆的智能化监管。应用这套系统,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实现对安全漏洞的早期侦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预警、早期处置。

讨论会上,凌金麒秘书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World Emergency Rescue Organization 世界紧急救援组织(简称WERO)致力于加强全球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提供紧急救援相关事业发展和协调服务的非政府组织(NGO),在现行的国际救援体制框架内,作为各国政府救援事业的重要补充,从事社会救援服务活动。简要介绍了世界紧急救援组织主要职能、组织架构、服务范围、使命等相关情况。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任张志军、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汽车火灾防控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渠桦等与会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紧密结合汽车火灾安防附件行业属性,锚定安全出行“零”死亡目标,从科技赋能、完善国际国内紧急救援合作、强化汽车救援与维修、重视汽车火灾防控、化学危险品车辆安全防控、救援人才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危运车智慧监管等方面商讨合作事宜,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次日,参访人员来到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筹建中)、安全应急教育体验中心,以“情景+体验” 解锁安全培训新模式,还就加强国际国内紧急救援培训新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并达成合作意向。

至此,此次参访交流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考察交流有效拓展了工作思路、更新了工作理念,实现了理念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学、科技赋能、强强联手、搭建平台、合作共赢。通过此次考察交流,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共识,凝聚力量,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完善国际国内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在交通消防领域广泛应用,旨在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向“交通事故零死亡”的宏伟愿景迈进。